H酸是染料工業(yè)的重要中間體,主要用于生產活性染料、直接染料、酸性染料,也可以用于生產變色酸等其他中間體產品。該品種從問世到現在,一直暢銷不衰。H酸傳統(tǒng)的生產方法是以精萘為原料,經過磺化、硝化、還原、堿熔等單元操作得到膏狀產品,再經過干燥后得粉狀產品。
當前國內制備H酸的工藝基本上仍是沿用FIAT中的生產方法,一些生產廠家和科研院所對其主要工藝步驟進行改進,取得了很大的成績。因為傳統(tǒng)生產方法污染比較嚴重,所以H酸產量隨著主要生產國的政策而波動,但總體需求量和生產能力都在不斷擴大。
H酸是一個國內、外都需要大量使用的有機中間體,特別是對于生產偶氮染料非常重要。但是H酸傳統(tǒng)生產工藝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商確:
1 )在精萘的三磺化過程中須使用65的發(fā)煙硫酸,生產、運輸時非常危險,國內高速公路上禁止裝有發(fā)煙硫酸的槽罐車上路。
2 )從化學反應過程中可知,三磺化在生成對H酸有用的1,3,6-萘三磺酸的同時,還要副產相當數量的1,3.5-萘三磺酸,約占總量的30左右。
3))在T酸堿熔制造H酸時,為了提高收率,大多數工廠都使用甲醇作為溶劑進行堿熔反應。這樣堿熔操作時的壓力較高,大約2.8 -3.2 MPa的工作壓力,對設備的要求相當高,要使用中壓壓力反應釜,設備的使用、維護都比較麻煩。另外,甲醇屬于低沸點、高危險、有機溶劑,增加了車間的防暴等級和對生產的危害。